1. <label id="9mfe7"></label>
      <code id="9mfe7"><em id="9mfe7"><track id="9mfe7"></track></em></code>

      文藝觀察|文藝新征程:團結就是力量

      2022年12月03日 11:31  中國藝術報  點擊:1647  我有話說(0人參與)

      黨的二十大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前進號角,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力量源于團結、事業成于奮斗,把各方面文藝力量團結起來推動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不斷前進,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同職責與榮光。

       

      團結就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廣泛團結凝聚愛國奉獻的文藝工作者,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文學家、藝術家。文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文聯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始終把團結奮斗深深地刻印在骨子里。中國文聯第一任主席郭沫若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之時高呼:一切進步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團結起來!毛澤東同志指出,文聯,核心在文,關鍵在聯。文聯,就是要“聯”嘛,上聯、下聯,左聯、右聯,內聯、外聯。鄧小平同志希望文藝隊伍更加團結壯大,通過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創造文學藝術蓬勃繁榮、爭奇斗艷的新階段。初心凝聚人心,使命匯聚力量。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賦予文聯“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十六字基本職能始于團結,發揮作用依靠團結,體現價值離不開團結。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充分發揮文藝大軍的創造偉力。一曲《義勇軍進行曲》點燃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激情,一部《紅巖》激發了無數革命志士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一支曲藝小分隊深入災區以“千金難買一笑”的節目撫慰心靈凝聚力量,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更加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創造一大批標識時代精神氣象的優秀文藝作品,用文藝的魅力和力量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激勵人們踏著時代前進的鼓點,攜手共創強國業、同圓中國夢。

       

      團結奮斗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顯著精神標識。團結凝聚偉力,奮斗開創未來。創造新的歷史偉業依靠持續團結奮斗,需要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通過立體化、多層面的組織體系、工作體系廣聚文藝英才,把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架得更多、紐帶系得更緊,形成文藝界廣泛團結在黨的旗幟下,聽黨話跟黨走、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

       

      講團結就是講政治,講奮斗就要講奉獻。沒有原則的團結是虛幻的、錯誤的,沒有斗爭的奮斗是空洞的、無力的。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藝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制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我們要堅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大力弘揚行風藝德,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在斗爭中促團結、謀發展、求進步,營造自尊自愛、互學互鑒、天朗氣清的行業風氣。

       

      新時代開辟文藝事業的廣闊前景,新征程呼喚文藝家們的大有作為。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講團結能奮斗愿奉獻,理應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和全國文聯組織的目標追求,以苦干實干書寫人生,用創新創造彪炳偉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始終鐫刻中國文藝團結奮斗的鮮明印記。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