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音一曲余韻長
2016年09月23日 17:05 海南文藝網 點擊:36322 我有話說(0人參與)
.jpg)
.jpg)
如果說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的進京是京劇萌芽的開始,那么,起源于江西弋陽縣的“弋陽腔”在明代中后期入瓊,則為瓊劇的產生奠定了基石。
在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弋陽腔在海南島吸收潮劇、粵劇、話劇,包括本土齋醮藝術之后,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戲劇表演藝術品種——瓊劇。
今天
歷時百余天數百名選手積極參與掀起“瓊劇熱”
瓊音一曲余韻長
一段搓步,掌聲雷動;一曲經典,瓊韻滿滿。9月22日,“2016年海南省瓊劇經典唱段演唱大賽頒獎晚會”在??谂e行,這也意味著這場歷時100余天的演唱大賽正式落下帷幕。
3個多月的比賽中,賽事舉辦單位的工作熱情,海選時業余選手們的參與熱情,決賽時專業選手們的備戰熱情,比賽時臺下觀眾們的捧場熱情掀起了海南的“瓊劇熱”。一次比賽,凝聚的是熱情背后、一份份渴望瓊劇傳唱不衰的心聲。
陣線長范圍廣熱情高
4天的決賽直播讓人們看到了整場賽事最精彩的“龍爭虎斗”,但決賽前的“百花齊放”同樣引人注目。
此次演唱大賽從啟動到最終的頒獎儀式歷時百余天,初賽、復賽、決賽緊密承接。早早的預熱、全面的賽程設置吸引了全省廣大瓊劇愛好者的踴躍參加。
為了擴大比賽的覆蓋面、調動廣大瓊劇愛好者的積極性,演唱大賽將參賽組別細致地劃分為了4類:業余青少年組、業余成人組、專業青少年組、專業成人組。在初賽階段,來自全省10多個市縣的500余名選手積極報名業余組比賽。“浩浩蕩蕩”的海選由此拉開序幕。
海選賽場上,對瓊劇的那份熱愛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眾多選手之中,最年長的選手已有82歲高齡,而最小的只有6歲。
經過海選,各市縣群藝館、文化館,各專業劇團共選送了142人參加8月的復賽,通過評委們的專業評審,4個組別、共50名選手脫穎而出。通過電視直播,這50位選手在全省戲迷的見證下,“爭金奪銀”的同時更為戲迷朋友們奉上了一場瓊劇的“饕餮大餐”。
“大家不僅是熱情高漲,水平也很高。讓我驚喜的是,很多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參賽者唱得都很好!”省瓊劇院一團團長、梅花獎得主、大賽業余組評委符傳杰說道。
此次大賽專業組不設初賽,選手直接由專業院團、學校選送。“我們這次是借賽事檢閱‘瓊劇板腔’和‘瓊劇唱念’兩門課程的考核。”省藝校校長助理、教務科長鄧群堅介紹,省藝校通過校內遴選,選送多名表現優異的學生參賽。
瓊劇鄉音盡展海南文化
瓊劇是海南獨有的傳統藝術文化形式,而這一次大賽所專注的“經典唱段”更是能夠彰顯海南的本土文化特色。在決賽現場,當臺上的演員們在唱、念、做、打時,臺下的觀眾們也在跟著打拍、哼唱。
“決賽讓我們看到了如此高水平的表演!”9月21日晚看過比賽的觀眾王望平說:“政府這些年對瓊劇的重視和投入,還有廣大瓊劇人的辛勤付出讓我們看到了瓊劇發展的希望。作為海南人,我希望自己的家鄉戲一直紅紅火火地傳下去。”
傳統文化結合現代傳播手段讓這一賽事在群眾中取得了熱烈的反響。“4天的直播把比賽推向新高潮,廣大戲迷這兩天都守在電視機前看直播、評瓊劇,這樣的熱情讓比賽產生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效應。”省瓊劇院院長許振程說。
老中青三代齊聚傳薪火
在臺上,青少年、中年演員們一招一式、一腔一調盡顯傳統地方戲劇魅力;在臺下,多位知名瓊劇老藝術家、作曲家嚴格把關,公正評審。這里有新演員、老藝人,這里也有小觀眾、老戲迷。正如參賽選手們說的那樣,這是一次比賽,更是一次海南瓊劇的“大聚會”。
“說到傳承,這一次我們的比賽不僅覆蓋面廣,還有父子一同參賽等類似的情況出現。”省瓊劇基金會會長邱德群說。
瓊劇,唱的是戲,傳的是情。4天的比賽,邱德群一直坐在觀眾席上,他說,像《張文秀》選段等不少經典唱段都能引起臺下老年觀眾們的共鳴。
經典唱段勾起了觀眾們的寶貴回憶,也讓人們以此發掘更多瓊劇“新生代”。“這一次的大賽也是落實《海南省‘十三五’時期瓊劇傳承發展綱要規劃》的重要舉措之一,特別增設的專業青少年組,目的就是發掘瓊劇接班人,也以此提高瓊劇專業學生的演唱水平。”省瓊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介紹道。<P> “比賽讓我們看到瓊劇發展傳承有人,勢頭很好。業余青少年組和專業青少年組里都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苗子’,令人振奮。”許振程說,一直以來,板腔在觀眾中、院團中的傳唱正體現著瓊劇的一種傳承。
傳承經典,振興瓊劇。在這一大賽宗旨之下,通過這樣一個規模大、水平高的競技舞臺,人們感受到了瓊劇這一海南文化瑰寶的歷史底蘊,聆聽到了地方戲劇的經久不衰,也看到了薪火相傳的勃勃生機。比賽落幕,傳承不息。無論是廣大熱愛瓊劇的戲迷抑或是在臺上臺下辛勤付出的演員,借由比賽等多種形式,都在為瓊劇的進步與發展,傳統戲劇的振興與繁榮貢獻著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