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el id="9mfe7"></label>
      <code id="9mfe7"><em id="9mfe7"><track id="9mfe7"></track></em></code>

      獨家專訪張德美:創建合唱大省任重而道遠

      2018年01月23日 10:28  來源:世界合唱比賽 編輯/黎秀葵  點擊:32965  我有話說(0人參與)

      創建合唱大省任重而道遠

      一專訪海南省合唱協會會長張德美

       

      2017年11月25日,2017海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圓滿閉幕的第二天,參加合唱節采訪報道的世界合唱比賽中國區宣傳負責人張國鋒,就本屆合唱節和海南省如何創建合唱大省的話題,對本次海南合唱節總策劃、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海南省合唱協會會長張德美進行了專訪。

       

      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海南省合唱協會會長張德美

       

      世界合唱比賽:張會長您好。2017海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已經畫上圓滿句號,這些天您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實在是辛苦,很難得您能抽點時間和我聊聊海南的合唱,您能否首先給我們大概回顧一下本屆合唱節的情況?

       

      張德美:實在抱歉??!讓您等了一周。2017海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的前身中國南方(??冢﹪H藝術周創辦于2009年,兩年一屆,到2015年已經辦了4屆。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來以后,想到以后要符合國家的總體戰略,而且海南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我就把它上升到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的品牌。我撰寫了好幾套方案,上報省委宣傳部,呈報到省委。后來,中共海南省委在2016年,以六號文件的形式,把“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合唱節”寫進了繁榮發展海南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實施意見當中。同年,省委辦公廳也頒布了分工的方案,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牽頭單位是省委宣傳部,責任單位是省文聯、外事辦、??谑?,這樣就把框架確定下來了。我作為中國合唱協會的副理事長,在海南做合唱節,包括所有的合唱活動,都離不開中國合唱協會,就把中國合唱協會與海南省文聯、??谑姓黄鹱鳛橹鬓k單位,承辦是省音樂家協會、省合唱協會和??谑形捏w局。組織框架基本就這樣搭建起來了,然后就開展了籌備工作,通過各種關系,包括世界合唱比賽創辦方-德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還有國際合唱聯盟等,幫我們組織了一些境外的團體,像這次就有12個海外團體。作為一個省的合唱節,能邀請這么多的海外合唱團,我們也感到很欣慰,不容易啊,有曲折有艱辛,我覺得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在以前的合唱周基礎上,確實邁了一大步,而且2017年這個合唱節,我認為是成功的。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包括組織工作,接待工作等等,方方面面都有距離。但我覺得還是成功的。第一是引起了國內外團體高度的關注;第二,這次的活動設計,是歷屆最多的,細數一下有24場活動。海南省歌舞劇院是主場,這里就有十場,包括開閉幕式。還有七場比賽,一場海外團體的專場音樂會。同時,在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各有兩場講座,各有一場交流音樂會,這樣就有六場。在開幕式前一天有一場預熱活動,即加拿大“同聲律動”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然后還有一個專門的合唱發展研討會,這是合唱節很有特色的一個項目。合唱走進社區,唱響國際旅游島,三場音樂會,反響也相當好。這些外團,還有那些來自其他地方的團體,美國,巴基斯坦,與老百姓的互動,相當好。這次合唱節有真正的與國際接軌的因素在里面,也讓外團感覺到海南的熱情。

       

      ??诃偵胶m嵑铣獔F《赤壁 懷古》

      指揮:張德美

       

       

      世界合唱比賽:看得出主辦方對本屆合唱節是作了精心策劃和認真籌備的。

       

      張德美:合唱是一種心靈的洗滌。這次合唱節,我們是做了精心的準備的。以往我們合唱節的場地,都是在??谌嗣駮?,人民會堂里面,我是臨時做了一個反音板,比較簡陋而且鋼琴等等條件都有限制,包括化妝間都沒有這么多?,F在,我們在海南省歌舞劇院,是目前海南省最好的演出場地,有很多化妝間,包括高檔鋼琴。兩個大學分會場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的講座,都是用了施坦威鋼琴。條件都在慢慢地改善。講座的地方也相對專業,也進行了一些精心的設計,比如,邀請了擅長童聲合唱訓練的指揮家孟大鵬老師,對聲音把握與國際接軌,有國際理念的指揮家陳光輝老師,以及美國指揮家蒂姆夏普舉辦講座。還有年輕人比較喜歡的阿卡貝拉人聲樂團,對海南方方面面都有需要。海南本地從事合唱的團員、指揮老師,這次來得最多。他們的反饋信息,數量非常的大。很多老師都放棄休假,請了假全部趕過來。市縣來得特別多。這次合唱節,三四千人的參與度,媒體的關注度都很高。

       

      張德美與著名指揮家楊鴻年(左二)、INTERKULTUR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岡特.鐵馳(左三)、第一副主席兼亞洲中國事務部總監王琴(左一)合影

       

      世界合唱比賽:感覺得到您對合唱有著無限的熱情,對推動海南省的合唱事業的發展有著很高的信心,您是怎么與海南合唱結緣的呢?

       

      張德美:我是1988年9月來到海南的,在海南大學當鋼琴老師。海南那時候剛剛建省,我算是第一批闖海人,當時是10萬人才下海南。剛到海南時,我首先是想搞交響樂隊的,因為在大學搞過交響樂團,當指揮。后來覺得,交響樂團有點困難,所以又想搞民族管弦樂團。但是那時人才還比較稀缺。1995年的時候我們??趲孜灰魳方處熅徒⒘撕D鲜〉谝恢Щ炻暫铣獔F。這在海南是開天荒的,而且是??诤铣獔F,填補了空白。那時在海南策劃了很多大活動,包括海南的椰子節、冼夫人文化節。我很喜歡折騰,就是為自己找些麻煩事做,喜歡挑戰。成立混聲合唱團以后,這個團就到處交流演出。當時我國一些大牌的指揮家,從嚴良堃老師開始基本上都來過海南,搞過講座培訓。海南是一個陸地式小省,經濟上比較薄弱,我的戰略是,請進來,讓大家有提高,有認識,然后,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讓大家走出去,包括咱們世界合唱比賽,好幾個團都參加過,還有中國國際合唱節。當然剛開始大家對合唱的認識,還是有差別的,還停留在歌詠活動階段,但是通過我們這么多年的努力,也感動了領導,在建國60周年和建黨90周年之際,搞了幾次大型合唱音樂會,包括五六千人的。這些音樂會,不是錄音的,是現場版的,而且是電視直播。幾千人同唱,四臺鋼琴,一個接一個排,做起來,非常辛苦。

      2004年,孫志芬老師當中國合唱協會秘書長,我把她請過來,也把第七屆中國合唱節引進到海南。然后就是“永遠的輝煌”中國老年合唱節,是文化部主辦的。這兩個合唱節,就做成了氣候。然后2007年就引進了國際團,是奧地利的一個男聲合唱團,到現在有近160多年的歷史,在??谌嗣駮门e辦了第一次真正的,沒有擴音設備,原聲的演出,很震撼。還有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無伴奏合唱團專場演出,是我做藝術總監,也請到??谘莩隽艘粓?。這兩場演出,再加上中國合唱協會的兩場合唱活動,真正改變了海南合唱的現狀。觀眾認識到,合唱原來這么美,這么好聽,也讓他們看到,合唱是不用擴音設備的,得安安靜靜地聽。接著就推出了幾個合唱團的成立,包括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還有各個市縣合唱團的成立。

       

      ??诃偵胶m嵑铣獔F《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指揮:張德美

       

       

      世界合唱比賽:很多年前您就提出了“冬天到海南來唱合唱”的口號,這對海南創建合唱大省起到了什么樣的實際推動作用?

       

      張德美:二十幾年前我在北京說“冬天到海南來唱合唱”,這個口號現在已經喊出來了。改變了海南老百姓,包括政府機關甚至包括我們很多主要的領導,對合唱能為海南帶來什么這樣一些陳舊的觀念。在國外,合唱是融入生活里面的,它不是一個單一的藝術形式,如果把它分裂,生活是生活,合唱是合唱的話,那不是真正的合唱,合唱應該是走心的。貝多芬有一名言,“從心靈出發,必將到達彼心深處”,這是貝多芬對合唱的詮釋。我覺得說得非常對。因為合唱是通碼藝術,無國界,跨越了種族年齡,模糊了專業和業余之分。有些業余的團體,雖然組織形式是業余的,但他們的藝術水準是專業的,是真正接地氣的。目前我認為只有合唱藝術,是能夠遍地開花的。只要會講話,就可以加入到合唱團里去。其他的形式很難做得到。

       

       

      海南的合唱,要走出國門,途徑很重要。沒這個通道,大家以后怎么去關注你?用合唱節這種方式。這又使我想到了最初的初衷,“冬天到海南來唱合唱”,聆聽新海南的天籟之音。這是后來我把它完善了,因為海南的一些活動,都放在冬天??紤]到海南的優勢。比如說人文的東西,經濟的東西,比不過北京和上海、廣州,但是海南的冬天確實是非常的舒服,我打冬天合唱這個牌的目的,不僅是一種音樂形式,它也是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文化與旅游的結合,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離不開一種非常接地氣的藝術形式,那就是合唱,我們的意見是高度的一致,來海南參與合唱的人,每個人都是宣傳員,他們回去以后肯定會說海南氣候非常好,海南人很熱情,很誠實,海南的環境也非常好。而且在海南通過合唱廣交朋友,宣傳海南島,比做廣告要好得多。所以說這些人都是宣傳員。以上是第一點。第二點是他們到海南以后,不管在海南呆多長時間,他們都會拉動海南的消費。旅游,購物,包括文化等等方面都會對海南的經濟有促進的作用。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如果來海南,僅僅是旅游,他只是個游客,他不會成為一個有品位的游客。如果通過文化活動吸引他們過來的話,他可以旅游,可以跟我們當地的文化相融合,比如說我們的唱響國際旅游島。這次是到三個市縣,下次就到達中部地區,其實海南的中部就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有黎族的五大支系,有黎族民歌,以后可能在中部設一個分會場。黎族的五大支系民歌那真是天籟之音。當地的合唱人和我們全世界的人在一起。我們在瓊中,大概有可以容納10萬多人的廣場。這些文化的交融,更能夠讓整個人類,通過音樂,通過合唱來祈求和平達到和諧。通過合唱,海南本地人了解世界文化,通過合唱,讓更多外界的人,了解中國海南,是真正的國際旅游島,不僅是一個山水,沙灘,陽光好的地方,還有很多與文化交融的地方,比如說臺灣的高山族,他們來海南,會覺得與他們是一家人,會找到同根同族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合唱的力量。今年臺灣的八角塔合唱團和我們本地的合唱團一起旅游演出,走到一個地方就唱到一個地方,大家都非常開心。2007年我邀請了奧地利古柏斯基爾欣男聲合唱團來海南,因為我跟指揮是好朋友,一下飛機,到機場的大廳就開始唱,逗留的游客也都很開心,也都開始拍照,在酒店大廳里也是,說唱就唱。我帶他們到西海岸,要有一塊兒空地就開始唱,感覺很舒服,我也和他們一起唱,在快結束時我指揮他們,他們的指揮呢,擔任鋼琴伴奏,我們在一起唱,這個感覺是非常有意義的。老百姓雖然聽不懂,但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是世界語言,大家都非常開心,而且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打動人是最直接的,他不用其他的媒介來作解釋。一個音出來就會讓你感動。我從事這個專業,在做這個事情,雖然很辛苦,而且從事組織活動協調工作很困難,但我覺得很有奔頭。做這一行我有個目標,我跟省里也提到過,創建海南為合唱大省,比如,就叫合唱省,來創辦我們這個品牌,因為其他的藝術形式,都沒有合唱這么接地氣,是大眾藝術。合唱構建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帶動旅游。而且又讓普通的老百姓唱歌。像黎族人,不向往大富大貴,但不能沒有歌聲。

       

      在世界合唱比賽中獲金獎

       

      世界合唱比賽:我看到您在閉幕晚會上親自上臺指揮演出,您有行政職務,又有專業的工作,同時還帶團演出,忙得過來嗎?

       

      張德美:我平時也帶團排練,也在培養年輕的指揮,要把海南的整體合唱水平提高,才能將合唱節做成品牌。家里啥都沒有,又如何去招待外面的客人?距離還是很大的。我也一直在努力縮小差距,為什么要舉辦這么多的講座?就是為了提高海南整體水平。我本人每年也要舉辦四五次講座,到市縣去做合唱指揮講座,包括也在大學做客座教授,這樣就是培養一批年輕的指揮,讓他們真正地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合唱里面,這樣就會有所提高。

       

       

      我現在海南省文聯擔任組織聯絡處處長,還兼海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海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每年要開展很多志愿服務活動。但我一直在做專業。但多多少少有些東西是顧及不到。我以后的計劃是把合唱節做成最大的活動品牌,這么多年一直在堅持,省委宣傳部領導讓我好好策劃,做成一個大的品牌。我說即使領導不交代,我也會沿著這個目標一直走。當然領導重視,我會做得更順利。因為海南不是個經濟大省,舉辦大型活動經常缺少經費,這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如果經費有保障,財政支持或社會企業支持充足的話,做起來會更完善一些。這是個現實的問題,我也想引進世界合唱比賽,2010年紹興世界合唱比賽那次專門去拜訪世界合唱比賽組委會鐵馳主席,還有藝術總監及亞洲中國事務部王琴總監,專門面談過。那次我還把??谑形捏w局的領導也帶去了,就是想通過這個活動,通過咱們這種方式,吸引到海南來?,F在我這個初心還是沒有改變。只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條件不好,如果我擁有了5到6個音樂廳,那我就敢想了。如果我們的企業給我充足的支持,那我就敢想了,當經費有保障的時候,當我們本身的條件好了的時候,這個想法不是不可以實現的。說實在話,我很欣賞咱們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提出的口號。我到哪里都在說“參與就是至高無上”。這句話,我是牢記在心的。跟我原來做合唱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合唱,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高大上的東西,人人都是可以唱的。合唱講的是包容,和諧,傾聽,安靜。合唱對人的感化,對人的心靈的啟迪,對人的約束的東西,比獨唱強得多。這是我們從事合唱的人,感到很欣慰的地方,我們做了合唱這么多年,你越到里面去,越覺得里面博大精深,就象指揮一樣的。那么多年了,包括我們的老師,老一輩的指揮家,你分析作品越悟到里面去,越感到里面深不可測,合唱永遠沒有直角,也沒有重復。它不像有的東西是重復勞動,你永遠不會重復,即使同樣一部作品,今天排練,明天演出,后天演出,三場演出,絕對是有不一樣的東西。那就是合唱精妙的地方。所以合唱這個東西是很奇妙的。她永遠充滿著挑戰,我覺得你越弄進去,越是有意思,非常好。

       

      臺北欣欣合唱團 ??诃偵胶m嵑铣獔F 臺北室內合唱團

      《同一首歌》

      指揮:張德美

       

      世界合唱比賽:把合唱當成您的終身事業,而且是全心全意的投入,這對于海南是一件幸事。

       

      張德美:總要有人做。我的理念是,不管領導關不關注,不管領導支不支持,我都會這樣子做,人都要有個追求。在這個方面我是不會打退堂鼓的。我當初邀請奧地利古柏斯基爾欣男聲合唱團來??谘莩龅臅r候,是私人掏10萬塊錢做的。先把場地,反音板,鋼琴,吃住都安排好。演出的時候,我把時任省委宣傳部部長、??谑形睍浂颊埖浆F場觀看。他們非常感動,說這個合唱團唱得很好,天籟之音,后來他們主動說,你花了多少錢,我說多少多少,他們想辦法幫我解決了經費問題,我很感激有一批支持我的領導。要一般人他不會先自己拿錢出來,我就是兌現一個承諾。那次活動以后,對海南而言真是洗腦了,領導覺得合唱這么好聽。不像以前的,大喊大叫。海南的合唱能有今天的局面,說實在話我很珍惜,當然,與其他省市相比差別還是很大的,但是我覺得進步非常大,修養提升也很快。在全國來說,海南合唱的發展速度應該是排在前列的,但是我們基礎薄弱,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可能我退休以后就要專門干這個事了。

       

       

      世界合唱比賽:您的身邊要有兩個得力的助手,把您的想法實施貫徹下去。

       

      張德美:現在在培養幾個人,慢慢地要接上來,你講的這個非常重要,人才很重要,這不光是指揮的人才,應該是綜合型修養較高的人才。像咱們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做得這么大,團隊強大呀。

      現在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這個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F在某一個領域的頂尖人才不缺,最缺的就是復合型人才,太難得了。比如說一個活動要寫個策劃方案,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寫不出來,有時我會陷入一個很無助的境界。倒不如自己做,很頭痛,非常非常麻煩。

       

       

      世界合唱比賽:說到這點我深有體會,比如12月在廣州的演藝交易會上要做一個一分鐘的世界合唱比賽宣傳片,完全可以叫專業人員做,但我想我自己學著做,結果,還真邊學邊摸索做出來了。因為有的時候你把素材給他,這個時間反而比我做的時間更多,而且修改的時間也很長。

       

      張德美:是這樣的,但長遠來說,這樣做很累,這么多年來我也為此事糾結,因為很多其他的東西都要自己弄,沒有辦法,現在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很難找,這是很煩惱的一件事情。海南合唱團體及合唱輔導人才走出去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很多人也參加過咱們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在國內舉辦的大師班、大師講座等,我也打算在這一兩年內把咱們的大師班項目引進到海南。前提是我要先洗一下牌,讓參加學習的學員們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這樣才好打牌。我也是兩手都要抓,一方面合唱活動要循序漸進地開展,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每年都要舉辦基礎性講座,包括在瓊海、三亞、昌江、臨高、陵水等地,希望能夠帶出一批基本功相對扎實的基層輔導人才,這也是目前我們做合唱節很重要的一個抓手。這也讓我花費了很多的精力。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我們的團和外界的團做交流的時候,差距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比如我們帶出來的團參加合唱比賽和交流,大家都拿著譜子在唱,而我們的團,卻看不懂譜子的時候,就顯得我們很弱啦。說實在的,音樂風格,每個地方都有,作品,每個地方也都有,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對音樂,對合唱,對演唱能力,這個是不分國界的。不管是美國的加拿大的,中國也好,對演唱能力的高低,不會因為你是中國的團,就應該比較弱,這是不可以的。我一直有個觀念,對合唱指揮而言,不能因為你的對象是非職業的就把標準降低,只有一個標準,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因為我們對象是業余的,就可以唱不準。我在任何地方上課或排練都要給指揮灌輸這個理念,不能因為你是一個老年團,音就可以唱不準,你可以唱簡單的不就行了。把握一個原則,第一,完整;第二,準確;第三才是難度。我擔任評委就是這樣的理念,你要是把難度放在第一位,你就不是搞音樂的。音樂要表達情感,把作品的內涵表達出來,聽起來很舒服。音樂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東西,應該讓他一輩子從心靈出發,從音樂中感受到快樂。如果加入合唱團,一次就把大家的心搞涼,就會讓人家覺得太難了,不愿來。什么樣的作品才適合中國人唱,中國人的身體結構,包括中國的文字語言,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等都跟國外不一樣的。中國的合唱應該有中國的風格,包括中國人的性格。

       

       

      世界合唱比賽:您怎么看待合唱團參加比賽參加展演?

       

      張德美:合唱是用來交流的,比賽不能成為主導。咱們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做的展演就很好,你可以比賽,但要做好思想準備,要有承受能力,不要因為分數低就認為是評委有問題。音樂藝術不是可以量化的東西,不是1+1等于2。評委的看法不能完全一樣,不能達到完全統一。我為什么在海南做合唱?我會經常做展演,愿意展演的就展演,你要參加比賽,就要有思想準備,要尊重這個游戲的規則,要多交流,多展演。希望通過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把團吸引到海南來,多做些交流,演出。像我們這次的交流演出就很好。在融合當中,感受到很大的快樂。不是比賽中你的成績比我好,我就對你有意見,這是更多的中國人的心理狀態。我希望中國人能慢慢地淡化這種感受。海南把創建合唱大省作為追求的目標,希望更多的團來海南交流,促進海南旅游文化的發展,讓更多的領導關注到海南的合唱。海南兩年一屆的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我希望用六年的時間做大做強這個品牌。我是有信心能做到的,我一直在這樣做。希望借助更多的平臺,比如說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中國合唱協會等來完善我們的機制,推薦一些國外的團隊,讓他們了解海南,并在海南做一個示范點。也希望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在海南扎根,不說大的品牌,小型的,小而精的,慢慢地做大。每個地區布一個點,這是作為一個合唱人的國際眼光,我是這么想的。

      我也希望搞合唱的同行通過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通過官方或非官方的平臺,傳達一種合唱人的理念,對合唱要有一種尊敬的態度,要嚴謹,要有人文的東西。機械性的表達就不感人了,要包容。不能說我的就是好的,你的就是不好的。比如說以往中央臺的青歌賽,原生態歌曲演唱,我個人認為是不合適。我們民族和你們民族沒有高低之分,我就是這樣唱的,西北的民歌高亢嘹亮,海南的黎族民歌優美婉轉。唱的高就打高分?不能這樣來論。包容才能發展。

       

       

      世界合唱比賽:海南作為一個免簽島,做國際合唱比賽有更便利的條件,其它省沒法比。用六年時間把海南打造成合唱大省強省,您覺得應該有哪些循序漸進的方法,用怎樣的一個進度,有沒有計劃表?

       

      張德美:首先我覺得強省我不敢奢望,合唱大省是可以努力爭取的,我們一直有這個想法,就叫合唱省,也不叫合唱大省,全省有900多萬人喜歡合唱,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我們有很多少數民族,他們每天離不開唱歌?,F在有幾個基金會在關注海南的合唱,少數民族童聲合唱已經落地了。創建合唱大省之所以有可能,第一,這是省委主導的項目,不是普通民間發起的,有頂層設計,是有計劃的。第二,在整個活動框架設計方面,與中國合唱協會,也包括咱們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都有共同的計劃。這不是海南省合唱協會一個機構就能搞定的,這需要外援。第三,團隊組織的方向在哪里?比如我們的海上絲綢之路合唱節,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通過官方、通過外事部門建立關系,經常走出去,關注人家關心人家,人家才有可能關注到你,要建立一種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友好關系網,不要在有活動時才請人家,人家會措手不及。要建立起一種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戰略合作的關系。平時有友好來往,關鍵時刻,人家才會助你一臂之力。第四,家里要做好迎接客人的準備,我們這里也有一個比較成熟的計劃,海南全省遍地開花,讓每個縣市將合唱納入到文化宣傳部門常規工作當中去?,F在已經有很多市縣在做,我們都是親力親為。第五,進一步完善各地的設施。不僅僅是???、三亞,還有市縣場館、音樂設施的建設很重要。要把“我能參加一場合唱音樂會那是我人生最大的幸事”成為大眾傳播的話題。第六,吸引到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重要的是經費的支持,中國目前大的品牌活動,純粹靠政府資助是不可能的。要一部分政府主導的公益,一部分是商業,公益部分,政府會給些錢扶持一些隊伍。把活動基礎的框架做起來,早點進入策劃。找些企業介入,邀請好的團隊做專場音樂會,這是商業的,是賣票的。還有一種是供大眾交流展演的。他們看到精彩的東西,可以做成套餐式的。這些我們也是借鑒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的世界合唱比賽的部分理念。第七,一定要融入到國際旅游島的建設中,可以參加一個活動的同時,沿著這個路線到下一站,可以邊唱邊走。我們有三條線,東線,中線,西線,還有環島的動車,世界上第一條環島動車??梢栽趧榆嚿?,設置一個車廂,到達一個站就唱幾分鐘。全世界只有我們這里有,環島動車。這樣的話。整個海南島都是歌聲。每個地方都有一首他們地方特色的合唱作品,比如海南陵水是少數民族的……每個地方都要有特色的東西。每屆合唱節都會推出一些作品出來。外面來的合唱團,他把他們本民族的代表性作品拿出來,就相當于成為一個國際旅游合唱節。這樣含金量就很高。這種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合唱作品了解這個地方。比如五指山、毛公山、萬泉河、霸王嶺等,把每個景點通過合唱配上視頻、一首詩,旅游合唱就這樣展現出來了。這是真正國際旅游島的概念。這樣就將旅游與合唱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這是一個想法。希望我的這個想法能夠實現。要借助很大的外力,成立智囊團,要通過論證,出來的東西就很有意義啦!既有藝術的高度,又有各方面文化的交流,還能夠愉悅身心,一路高歌,這樣對推動海南的經濟、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以及建設美好新海南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海南才稱得上“合唱大省”。

       

      張德美

      人物名片

      張德美,作曲家、指揮家。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03年獲得正高職稱(國家一級作曲)。海南省德藝雙馨優秀藝術家。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合唱節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合唱藝術研究會副主席、海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海南省合唱協會會長,海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海南省民族管弦樂團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海南省??诃偵胶m嵑铣獔F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三亞學院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文化顧問、榮譽公民。

      海南省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入編《中國音樂家辭典》和《中國專家名人辭典》。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