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el id="9mfe7"></label>
      <code id="9mfe7"><em id="9mfe7"><track id="9mfe7"></track></em></code>

      作品

      文學
    1. 蘇鵬程隨筆:轟大——奇葩的五指山海南話

      作者:文聯社區 作者:蘇鵬程 責任編輯:李君照    瀏覽:53697 次

      作品簡介:
      通什全景 通什(tong za)&mdash;&mdash;五指山市府所在的這座美麗的山城,用文字來表示,最有意思的是“轟大(hong da)”。原州中79屆校友小武在州中校友群“曾經通什長相憶”里拋出 “轟大”這個新讀法時,通什美女小麗、媚媚等老校友一致高呼贊同,而且興奮的不得了。 憑什么一個“轟大..

      作品章節:

        作品內容

        通什全景

            通什(tong za)——五指山市府所在的這座美麗的山城,用文字來表示,最有意思的是“轟大(hong da)”。原州中79屆校友小武在州中校友群“曾經通什長相憶”里拋出 “轟大”這個新讀法時,通什美女小麗、媚媚等老校友一致高呼贊同,而且興奮的不得了。 

            憑什么一個“轟大”就能即刻引起如此大的轟動效應呢?“轟大”,如果離開通什人群,沒人理解。在海南話里,“轟”與 “通”同音,好理解,但是“大”與“什”的海南話發音根本就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轟大”是標準的“半咸淡海南話”,即海南話中夾雜著普通話。“轟”的普通話、海南話同音;“大”只能是用普通話發音(da)來對應“什”海南話發音(da)。因此,不是通什生通什長的人對“轟大”不可能像小麗、媚媚等老州中校友那樣激動起來。 

            為什么通什會出現“半咸淡海南話”?竊以為原因主要如下: 
            自解放海南島后,從東北打過來的四野132師、各省過來的農墾建設兵團三師(后改為通什農墾局),先后進入通什,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主要從廣州、湛江、梅縣、潮汕地區和海南漢區各市縣,調來了一大批的教科文衛和工農商等高素質人員,進入通什。 60、70年代,通什第二代人自我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通什海南話——將各地海南方言去頭截尾留中間,如文昌話是“麥子”(姑娘)不說了,瓊海話的“遛”不說了,萬寧話的“別露姐”不說了,樂東話的“楷麻”(吃飯)不說了,還有萬寧話原本特別形象的“衣螺”不說了。為什么?因為你一說就會被鄰家女孩取笑。 

            這里單說萬寧話 的“衣螺”。普通話叫“紐扣”,沒啥想象力。于是,通什的半咸淡海南話,擇二者之優叫“衣紐”。萬寧話“衣螺”讀“搭嘞”,通什半咸淡海南話將“衣紐”讀“搭柳(da liu)”。哈哈,寫此帖,僅僅希望這些古色古香的半咸淡通什話能喚醒老通什人和熟悉通什的人對“轟大”的美好回憶。 

            下面舉個用海南話來說的游戲——“默葛寨”,這是60、70、80、90年年代通什最火的一種少兒游戲,女孩最常玩。 

            默葛寨 
            默葛寨,捉迷藏的一種,猜拳輸掉的一個小玩伴趴在墻壁上,臉帖著墻壁,雙手蒙著眼睛(經常發生假蒙眼真偷看的作弊),等到其他玩伴都找到位置藏好并大聲喊“好了”,那個趴墻蒙眼的小玩伴才迅速行動,尋找并努力想抓住其中一個玩伴,如果在沒有任何玩伴搶先跑來摸到他/她剛才臉貼墻的位置前,抓到一個,則取得勝利,輪到被抓的那個玩伴趴墻蒙臉抓人,反之,被任何一個玩伴搶先摸到“趴墻蒙眼”位置并高呼“默葛寨”,那么,游戲重來。 

            祖母的海南話童謠《一冬羞(蕩秋千)》 

            一冬羞,不來由,官做客,娘挑油,挑去哪,挑去定安外婆家。 

            注釋:一冬羞(蕩秋千),外婆家(xiu),整首歌謠讀起來音韻很順。 
            翻譯:不要問我為什么蕩秋千,沒有原因的。新郎新娘回娘家。新郎官做客,新娘挑著花生油。問:挑去哪?新娘答:挑去定安外婆家。 
            故事:俺小時候常干這事,一邊一冬羞,一邊唱著歌謠,十分愜意。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