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el id="9mfe7"></label>
      <code id="9mfe7"><em id="9mfe7"><track id="9mfe7"></track></em></code>

      作品

      文學
    1. 【第三屆南海文藝獎獲獎作品】高照清:散文集《黎山是家》

      作者:    瀏覽:14466 次

      作品簡介:
      詳見地址:http://2019nhwyj.hnwenyi.net/a/130.html 了解作品詳情,請掃上方二維碼 作品簡介: 該書共22萬字,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黎山實錄》,真實記錄作者在黎山的經歷和見聞;第二部分《似水年華》,回顧了作者的記憶,關于童年和家鄉的一些情景和事物;第三部分《峒寨風情》,描寫了一些黎族風情風俗和風..

      作品章節:

        作品內容

         

        詳見地址:

        http://2019nhwyj.hnwenyi.net/a/130.html

         

        了解作品詳情,請掃上方二維碼

         

        作品簡介:

         

        該書共22萬字,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黎山實錄》,真實記錄作者在黎山的經歷和見聞;第二部分《似水年華》,回顧了作者的記憶,關于童年和家鄉的一些情景和事物;第三部分《峒寨風情》,描寫了一些黎族風情風俗和風物;第四部分《人生驛站》,主要是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一些感悟。該書真實地記錄了黎山這片土地的歷史變遷,描繪了美麗的黎山風光,也展示了淳樸的黎族風俗人情,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收藏性。

         

        散文集《黎山是家》節選

         

        黎家人會釀酒,釀造出來的酒, 有清澈純香的米酒,有濃烈燒喉的木薯酒,有性溫味甜的山藥酒,還有那馨香濃郁、甜如峰蜜的山蘭甜糟酒。甜糟酒,是用地地道道的黎家山蘭糯米稻作原料,造酒時把浸泡在清水中的山蘭糯米撈進鍋里蒸熟,在揉進酒餅發了酵,裝入酒壇中封存,存方一年半載后,黎家那香醇厚甜的山蘭甜糟酒也就釀造而成了。

         

        我去亞娜(黎語,外婆)家,常吃到甜糟酒。亞娜村寨,酒釀造得最好的頂數酒婆婆了。酒婆婆有名有姓,由于她造酒手藝高超,酒要甜就甜,要酸就酸,要辣就辣,山寨里的人沒一個比得上,所以大家都親昵地尊稱她為酒婆婆,日子久了,她的名字漸漸地被人們淡忘,酒婆婆就成為她的名字了。

         

        酒婆婆人緣好,寨里無論是誰家有紅白喜事,她都慷慨地整壇整壇地送酒酒,從沒有圖過誰的報答。全寨人都把她當作自己家的長輩一樣看待,尊敬她,敬愛她。

         

        傳說酒婆婆與酒有緣。當她還是帕扣(黎語:姑娘)時,滴酒從未沾過,后來在山蘭地上與一位狩獵的拜曼(黎語:小伙子)邂逅,拜曼掛在腰間那一竹筒山蘭酒給他倆牽了線,最終結成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但那一年日本人進山,把丈夫和阿儂捉到山外去,據說后來被活活地折磨死了,埋在田林旺的萬人坑里了。

         

        酒婆婆身體好,壯壯實實,走起路來腳板踏著地面咚咚直響,干起活來很劂力氣。每年的農歷二三份,酒婆婆和寨民們進山種植山蘭稻,吃在山里住在山里,給山蘭稻除草防害,驅趕跑進山蘭地里糟蹋莊稼的飛鳥和走獸。等到金秋一來,山蘭稻成熟了,她便開始收割,把山蘭稻束成一把把挑回家來,掛在門前那高高的谷架上去打曬,準備釀造酒了。

         

        造酒前,酒婆婆先把一束精心挑選出來的果兒大,粒兒飽滿的山蘭稻穗搓出谷子,倒進臼器中舂碎簸盡糠皮篩出一粒粒晶瑩如玉的山蘭米,又混雜著山藥一起搗爛揉捏成一個碗口般大的餅兒晾干,便制成黎家人獨特的酒餅。酒餅有了,酒婆婆也就開始投入造酒工作。酒婆婆家的器臼有小水缸那般大小,幾根杵子都是用山里的荔枝木削成的,很沉。舂米時,杵子磕碰著臼器,崩出一片片古樸、深沉的“咚咚”聲,聲音飄傳得很遠很遠。每當那沉重的“咚咚”聲一響,寨民們就知道酒婆婆舂米造酒了。趁閑繡織筒裙織錦織布的帕扣們便放下手中的活兒,相約涌進酒婆婆的家,拿杵子的拿杵子,揚簸的揚簸,搓谷穗的搓谷穗,大家像一群歡樂山雀兒,嘻嘻哈哈說笑,火火熱熱甩開膀子干了起來。酒婆婆悄悄地走進里屋捧出一壇香甜的山蘭酒,置放在地上,砍來幾根竹管兒插入壇中,熱情地招呼大家停一停吸幾口糟酒潤潤喉,長長力氣,解渴哩!

         

        酒婆婆的釀酒的手藝高,卻不保守,無論是誰要她傳授經驗,她都十分樂意,且毫無保留??蓮臎]有人能把酒釀造得那樣香甜。酒婆婆的酒,山里山外都出了名。她造酒特別,先把裝酒的壇子用沉香熏燒過,直到酒壇冒出一縷泌人肺腑的芳香為止,再把蒸熟揉進酒餅發酵山蘭米裝入壇內,封上蓋糊上紅泥以防漏氣,置到陰涼之處或埋在芭蕉樹下,等上一年半載后取出,壇里那色澤金黃的玉液,便是聞名山里山外的山蘭甜糟酒了。

         

        那一年,山寨里的一個拜曼考上了大學,寨民們像過年過節一樣,歡送山寨里飛出的一只金雀兒時,酒婆婆讓幾個壯實的后生抬來了幾壇珍藏的陳年總糟酒交給那個考上大學的拜曼的父母。她拉過拜曼的手說:“阿婆真高興,這幾壇酒就給大家喝喝,慶祝你哩!”她邊說邊笑邊用手抹淚水。那一晚,寨民們燃燒起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把山寨映如白晝,大家盡情地歡歌狂舞,歡送寨里的第一個大學生。

         

        那年,山里的山蘭稻長得特別的好,谷兒粒大,果兒飽滿,寨民們釀出的糟酒特別的醇馨,香甜。

         

         

        作者簡介:

         

        高照清,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海南詩社會員、三亞市作家協會理事。從事寫作40年,先后有詩歌、散文、小說作品在市、省和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并入選多種文學選本。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