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el id="9mfe7"></label>
      <code id="9mfe7"><em id="9mfe7"><track id="9mfe7"></track></em></code>

      作品賞析

      我說文藝

      康可可:瓊劇流芳

      2023年03月13日 00:00  作者:康可可  點擊:292  我有話說(0人參與)



       

      瓊劇《蘇東坡在海南》劇照  資料圖

       

      近日, 我觀看了新編歷史瓊劇《蘇東坡在海南》。

      《蘇東坡在海南》讓我覺得與瓊劇相見恨晚,它完全顛覆了我對戲曲的認知??v觀全劇,首先,演員的唱腔、念白、身段,功底很是了得,肢體語言和舞臺調度豐富且得體無論主角與配角,都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其次,服裝設計考究,舞美簡約且顯時代感。編創者對蘇東坡的刻畫凸顯了強烈的人文關懷,而這一亙古不變的情懷,使當代觀眾與千年前大文豪蘇東坡的人生經歷產生了深度共情, 也著實戳中了我的淚腺,讓我深深感動。

      “載酒堂”被強令閉館,好友張中被牽連,蘇東坡無處安身 ,只能露宿荒郊,多重打擊讓他完全緩不過神來。面對呆坐于地的父親,蘇過百般呼喚無果,于絕望中伏地嚎啕大哭。這哭聲將蘇東坡拉回到現實,他心疼兒子,決絕地勸兒子渡?;丶?。然而,當晚上夢見亡妻王弗時,褪去慈父堅強外表的蘇軾,卻露出了內心柔弱的一面,他對愛人干般挽留,求她留下來陪伴孤獨的自己,一句誰不想兒孫滿堂膝間繞”,道出了他內心深處的寂寞與苦楚。此時,我心生感慨:這才是蘇東坡,位兼具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的文人,遇到人生絕境時也會有百般困苦,但他總能在逆境中與自己和解,不論身處何處,聽從內心,愛我所愛,行我所行,不忘初心,歷經滄桑后依然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把生活過成了詩。惟其如此,他的精神和才華,才能因感動和激勵無數后人而流芳百世。

      感謝首屆中國(海南)東坡文化旅游大會演出季活動,讓我們對蘇東坡的認識超越詩賦的美,穿越千年的漫長。如果說音舞詩畫《不老的東坡》讓我品到了詩酒的醇香,見識了瀟灑飄逸的文豪蘇東坡,那么瓊劇《蘇東坡在海南》則讓蘇東坡在我的認知中更加親切、立體和豐滿。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其獨特的魅邦,它們相互借鑒,互為滋養,才能百在齊放,瓊劇與舞蹈也就成了我與我的研究生們在歸途中一路比較的對象。

      從與海南省瓊劇院院長、同時也是此劇的出品人楊濟銘談話中得知,目前我省瓊劇演員的培養體系已日趨完善和成熟,海南省瓊劇院的青年演員大多完成了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的瓊劇專業教育,進入瓊劇院后,又通過傳幫帶的傳承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藝術修養。這極具海南特色的傳承之路,正是瓊劇藝術不斷發展和創新的保障,今日《蘇東坡在海南》的驚艷演出,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傳承的價值。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如我一樣, 因《蘇東坡在海南》而認識瓊劇,愛上瓊劇。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